《巴黎等等》(Paris Etc)是法国Canal+出品的一部电视剧集。这是一部关于五位在巴黎女性的12集情节喜剧,由扎布·布雷特曼(Zabou Breitman)担任主创,麦温(Maïwenn)和安妮·贝里斯特(Anne Berest)担任编剧。本剧的摄影指导是安托万·罗奇(Antoine Roch),DIT 是内吉布·布贝克(Nejib Boubaker),Le Labo 的法比安·纳波利(Fabien Napoli)则担任了调色师一职。他们都认为,在提供高质量创意影响力满足观众期望的同时,还要赶得上紧迫的电视剧制作的时间安排,堪称一大挑战。“这个项目的后期制作完成时间非常短,从拍摄结束到电视剧播出,中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,”布贝克介绍道,“因此,摄影指导安托万·罗奇决定在片场就开始调色。”“他联系了我,提到最终的调色会在巴黎的Le Labo公司进行,采用Baselight调色系统。”为了保持色彩处理的一致性和节约时间,布贝克要求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现场实时调色工具Prelight*。素材经过Prelight、Daylight(FilmLight的样片系统)然后进入Baselight时,RAW摄影机素材会保持完好无损,而调色则建立在丰富的BLG元数据中,可传递到下一个系统。除了可以协同创建调色,软件也能捕捉到调色师技艺的所有精妙之处,包括通过窗口和图层对精细细节进行调整。* Prelight实时调色系统已于2018年停止更新,且不对新客户发售。“现场监看的情况和调色室里的投影完全相同,对此我们很有信心,”布贝克介绍说,“调色师和我们在同一个工作色彩空间,我们创建的所有调色值都可以再由调色师进行修改或删除,包括形状和键。我可以在片场直接处理来自摄影指导的任何需求,而我很清楚这部分工作成果之后还会被调色师再次使用。”# 如何把电影感带入电视剧?
“我们想把电影感带入电视剧集中,而剧集的拍摄节奏非常之快,”摄影指导安托万·罗奇介绍道,“这部剧集的主题是漫游,正如它的主角所做的一般:五位女性主角都在城市中漫游,她们的路线则在不知不觉中相交。我想创造出一种致密的、有视觉特色的图像。”尽管《巴黎等等》是一部以巴黎为背景的当代故事,导演扎布·布雷特曼想要完全摆脱游客眼中那种关于巴黎的陈词滥调。于是,罗奇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制作方式。“和导演一起,我做了个情绪板,上面有来自不同参考源头的图片。我想定好一个方向的色相、对比度、风格和视觉外观以统一所有的情节。”“除了夜景,我决定选用较强的色彩滤镜,然后在调色时抵消一些滤镜效果,”摄影指导罗奇说,“这就造成了对现实的偏移感。你可以感受到这种色彩处理的效果,特别是在阴影和高光部分。”“为了避免这部分操作压迫性太强,我们与布景和服装设计师合作,去掉了所有在我们配色之外的色彩, 它们和我们的色彩处理方法匹配不起来。我们致力于使用大量蓝色和绿色。”早在巴黎其他公司当电视电影样片调色师时,法比安·纳波利就很熟悉罗奇和导演布雷特曼的作品。现在他已在Le Labo公司的调色方面独当一面,而他的意见建议对于《巴黎等等》剧集不同寻常的创意之路来说至关重要。“摄影机测试让我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滤镜,”纳波利表示,“安托万用了很多种滤镜,我们中和了它们的色相,目的是仅保留失真部分。”# 现场调色:无疑是创作和决策的加分项
“制作过程中,(DIT)内吉布是在片场进行这部分中和处理的。这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时间,因为我可以重复使用这个现场初版调色。”罗奇主要采用偏暖的滤镜,比如毛伊棕(Maui Brown)和闪光古铜(Glimmer Bronze)。Baselight 中的色相转换工具可用于校正特定色彩的饱和度或色调,同时无需定义键或创建形状。“这是个非常好的工具,”布贝克说,“在有些外景拍摄的段落,我只需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先给树叶调色,然后法比安可以在调色系统中看到我做的调整。”罗奇对当前制作项目中DIT一职的作用持非常肯定的态度。“重要的是,DIT能帮我实现我的构想,”他说,“我可以在片场就完善我的工作。这有点像查看胶片电影样片,只不过现在都是即时的,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等待时间。”“通过对样片进行预先调色,DIT已成为我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”罗奇补充道,“这个职位让我在做决定时感到更自由——对我来说,这毫无疑问是个创作加分项。”对调色师来说,摄影指导和 DIT 之间的密切关系给了他们很多自主权。“安托万是摄影指导,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——他是话事人。在Le Labo公司开始最后的调色环节时,(《巴黎等等》)所有集数的风格已和最终效果非常接近。最后这部分调色的起点就是片场的现场调色值,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和他们(在片场)看到的完全相同的图像。”# DP、DIT与调色师的结构化而又无间的工作关系
纳波利补充说,他们每集只有两天时间做调色。“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重点做出选择。”他表示,“但因为我们一开始拿到的图像就和片场及剪辑看到的一样,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就很清晰简洁。这给了我更多时间润色和进行完成片制作。”纳波利表示他担心后期制作时间过紧。一般说来,需要交给视效艺术家处理的镜头——比如给特写处理肤色,或者移掉跑进镜头的灯架或麦克风——可能会分掉更多时间。而导演和摄影指导现在要求在调色开始时图像就得是干净的,这其实也不是没道理。“过去默认发给视效部门处理的部分,现在可以直接在Baselight通过画图(paint)和网格变形(grid warp)等新工具完成,”纳波利表示,“我们得快速界定什么能在Baselight中完成,而什么交给视效部门做更好。“我们目睹着分给调色的时间在逐渐减少,”他继续说道,“这要求我们采用不同方式优化调色和工作时间。调色工具在不断进化并变得更高效——而对我们的工作期望和要求也是如此。这是一种自然而日常的演变。”《巴黎等等》项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摄影指导、DIT和调色师之间结构化而又无间的工作关系。显然,每个人都被视为创意投入方,而不仅仅是技术人员。“我和DIT和调色师的沟通方式是一样的,”罗奇表示,“我们聊图像、图像,总是图像。最终的调色是对DIT在片场已经开始的调色工作的补充,而现场实时调色工具能让我们从片场到调色室之间的工作完全透明。”“结果是,我们几乎省掉了通常安排在后期制作头几天的预调色环节。在调色室里,我们立刻开始了后期调色的第二部分,精修和改掉了对单个镜头有用但无助于剪辑连戏的部分。”他总结道:“给剧集在片场预先做调色,整个调色会变得更好、更精确。”
您可能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
1.影视制作
2.实时调色必备选择
2.尊正案例